周代
春秋哲学家和思想家,道家学派创始人。姓李,名耳,字聃,一字伯阳,或曰谥伯阳。籍贯等信息尚有争议(籍贯苦县厉乡曲仁里,一说即今河南省鹿邑县,一说为安徽省亳州市)。唐高宗乾封元年(666年)因与李唐皇室同姓而被追封为圣祖太上玄元皇帝。其故里苦县亦因之先后更名为真源县、卫真县、鹿邑县。存世有《道德经》(又称《老子》,真伪亦尚存争议),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,主张无为而治,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。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。
""
五色令人目盲
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
道可道,非常道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
不上贤,使民不争
道冲,而用之或不盈
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
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
天长地久
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
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
载营魄抱一,能无离乎
三十辐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
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
视之不见,名曰夷
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
致虚极,守静笃
太上,不知有之
大道废,有仁义
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
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
孔德之容,惟道是从
“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
希言自然
企者不立
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
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
善行,无辙迹
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
将欲取天下而为之,吾见其不得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