绛都春 · 其五 · 燕亡久矣,京口适见似人,怅怨有感

南楼坠燕。又灯晕夜凉,疏帘空卷。叶吹暮喧,花露晨晞秋光短。当时明月娉婷伴。怅客路、幽扃俱远。雾鬟依约,除非照影,镜空不见。
别馆。秋娘乍识,似人处、最在双波凝盼。旧色旧香,闲雨闲云情终浅。丹青谁画真真面。便只作、梅花频看。更愁花变梨霙,又随梦散。

诗词朗读

加载中...

爱妾去世很久了,在暮夜,我又一次对昏灯、傍卷帘悼念亡灵。爱妾之薄命就像秋风吹落叶,昏鸦闹疏林,残荷沾晨露。当时相聚在杭城共度明月良宵的情景历历在目,而现今我却是孤身在京口为客,与爱妾已是幽明异路了。对于亡妾的音容笑貌,如今想起来,因为已隔多年,就像重雾遮隔那样模糊不清,更何况这里又没有她的画像,只有昔日伊梳洗用的镜子作为纪念摆在台子上,但也是不见伊之人形了。 在京口的一个别馆中,我忽然碰见了一位歌伎,她的长相乍见之下恰如亡妾复生,特别是她双目凝盼时的容颜,真是像极了。虽然这位歌伎极似亡妾,但是终究不是真的我是爱妾啊。所以对旧人的怀念仍旧是铭刻心头,我对这个初次相识的歌伎在感情上总觉得相交太浅。不知道有哪一位名家高手能挥毫试作丹青,像画真真似的画出我亡妾的真实面容,并使她死而复生?如今我没有画像,就只好将这位“似人”的歌伎权作我的爱妾,细细地审视以聊解相思意、怀恋情吧。但是愁只愁这种“望梅止渴”的情况,终非长久之计,如果这歌伎一旦离去,就岂非像雪花消融、幻梦惊醒一样,成了一场空欢喜?

诗词信息

  • 创作时间
  • 诗体

  • 标签
    秋天
    月亮
    离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