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8 首诗词 · 精选合集
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
黄帝者,少典之子,姓公孙,名曰轩辕。
夏禹,名曰文命。
殷契,母曰简狄,有娀氏之女,为帝喾次妃。
周后稷,名弃。
造父受封 秦之先,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。
秦始皇帝者,秦庄襄王子也。
项籍者,下相人也,字羽。
吕太后者,高祖微时妃也,生孝惠帝、女鲁元太后。
孝文皇帝,高祖中子也。
孝景皇帝者,孝文之中子也。
孝武皇帝者,孝景中子也。
太史公曰:五帝、三代之记,尚矣。
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,至周厉王,未尝不废书而叹也。
太史公读秦记,至犬戎败幽王,周东徙洛邑,秦襄公始封为诸侯,作西畤用事上帝,僭端见矣。
太史公读秦楚之际,曰:初作难,发于陈涉;
太史公曰:殷以前尚矣。
太史公曰:古者人臣功有五品,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,以言曰劳,用力曰功,明其等曰伐,积日曰阅。
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曰:有以也夫!
太史公曰:匈奴绝和亲,攻当路塞;
制诏御史:“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,令各条上,朕且临定其号名。
索隐述赞:高祖初起,啸命群雄。
太史公曰:洋洋美德乎!
太史公曰:余每读虞书,至于君臣相敕,维是几安,而股肱不良,万事堕坏,未尝不流涕也。
王者制事立法,物度轨则,壹禀于六律,六律为万事根本焉。
昔自在古,历建正作于孟春。
中宫天极星,其一明者,太一常居也;
自古受命帝王,曷尝不封禅?
夏书曰:禹抑洪水十三年,过家不入门,陆行载车,水行载舟,泥行蹈毳、山行即桥。
汉兴,接秦之弊,丈夫从军旅,老弱转粮饟,作业剧而财匮,自天子不能具钧驷,而将相或乘牛车,齐民无藏盖。
吴太伯,太伯弟仲雍,皆周太王之子,而王季历之兄也。
太公望吕尚者,东海上人。
周公旦者,周武王弟也。
召公奭与周王同姓,姓姬。
管叔鲜、蔡叔度者,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。
陈胡公满者,虞帝舜之后也。
卫康叔名封,周武王同母少弟也。
微子开者,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。
晋唐叔虞者,周武王子而成王弟。
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。
越王勾践,其先禹之苗裔,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。
郑桓公友者,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。
赵氏之先,与秦共祖。
魏之先,毕公高之后也。
韩之先与周同姓,姓姬氏。
陈完者,陈废公(史记误为厉公)他之子也。
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。
楚元王刘交者,高祖之同母(此处有误,应为异母)少弟也,字游。
荆王刘贾者,诸刘,不知其何属初起时。
齐悼惠王刘肥者,高祖长庶男也。
萧相国何者,沛丰人也。
平阳侯曹参者,沛人也。
留侯张良者,其先韩人也。
陈丞相平者,阳武户牖乡人也。
绛侯周勃者,沛人也。
梁孝王武者,孝文皇帝子也,而与孝景帝同母。
孝景皇帝子凡十三人为王,而母五人,同母者为宗亲。
“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:陛下过听,使臣去病待罪行间。
夫学者载籍极博。
老子者,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,姓李氏,名耳,字聃,周守藏室之史也。
司马穰苴者,田完之苗裔也。
孙子武者,齐人也。
伍子胥者,楚人也,名员。
商君者,卫之诸庶孽公子也,名鞅,姓公孙氏,其祖本姬姓也。
苏秦者,东周雒阳人也。
张仪者,魏人也。
樗里子者,名疾,秦惠王之弟也,与惠王异母。
穰侯魏厓者,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。
白起者,郿人也。
太史公曰:余读孟子书,至梁惠王问“何以利吾国”,未尝不废书而叹也。
孟尝君名文,姓田氏。
平原君赵胜者,赵之诸公子也。
魏公子无忌者,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。
春申君者,楚人也,名歇,姓黄氏。
范睢者,魏人也,字叔。
乐毅者,其先祖曰乐羊。
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,非独内德茂也,盖亦有外戚之助焉。
廉颇者,赵之良将也。
田单者,齐诸田疏属也。
鲁仲连者,齐人也。
屈原者,名平,楚之同姓也。
吕不韦者,阳翟大贾人也。
曹沫者,鲁人也,以勇力事鲁庄公。
李斯者,楚上蔡人也。
蒙恬者,其先齐人也。
张耳者,大梁人也。
魏豹者,故魏诸公子也。
黥布者,六人也,姓英氏。
淮阴侯韩信者,淮阴人也。
韩王信者,故韩襄王孽孙也,长八尺五寸。
田儋者,狄人也,故齐王田氏族也。
舞阳侯樊哙者,沛人也。
张丞相苍者,阳武人也。
郦生食其者,陈留高阳人也。
阳陵侯傅宽,以魏五大夫骑将从,为舍人,起横阳。
刘敬者,齐人也。
季布者,楚人也。
袁盎楚人也,字丝。
张廷尉释之者,堵阳人也,字季。
万石君名奋,其父赵人也,姓石氏。
田叔者,赵陉城人也。
扁鹊者,勃海郡郑人也,姓秦氏,名越人。
吴王濞者,高帝兄刘仲之子也。
魏其侯窦婴者,孝文后从兄子也。
御史大夫韩安国者,梁成安人也,后徙睢阳。
李将军广者,陇西成纪人也。
匈奴,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,曰淳维。
大将军卫青者,平阳人是也。
南越王尉佗者,真定人也,姓赵氏。
闽越王无诸及越王海王摇者,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,姓驺氏。
朝鲜王满者,故燕人也。
西南夷君长以什数,夜郎最大;
司马相如者,蜀郡成都人也,字长卿。
淮南厉王长者,高祖少子也,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。
太史公曰:法令所以导民也,刑罚所以禁奸也。
汲黯字长孺,濮阳人也。
太史公曰:余读功令,至于广厉学官之路,未尝不废书而叹也。
孔子曰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。
大宛之迹,见自张骞。
谚曰“力田不如逢年,善仕不如遇合”,固无虚言。
孔子曰:“六艺于治一也。
自古受命而王,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于天命哉!
太史公曰: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,兴动事业,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!
老子曰:“至治之极,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各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俗,乐其业,至老死不相往来。
昔在颛顼,命南正重以司天,北正黎以司地。
孔子曰“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”,皆异能之士也。
高祖,沛丰邑中阳里人,姓刘氏,字季。
陈胜者,阳城人也,字涉。
管仲夷吾者,颍上人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