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坛经
38 首诗词 · 精选合集
佛教禅宗典籍
收录诗词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一节
唐代 · 慧能时,大师至宝林,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,请师出,于城中大梵寺讲堂,为众开缘说法。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二节
唐代 · 慧能惠能严父,本贯范阳,左降流于岭南,作新州百姓。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三节
唐代 · 慧能惠能安置母毕,即便辞违,不经三十余日,便至黄梅,礼拜五祖。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四节
唐代 · 慧能祖一日忽见慧能,曰:“吾思汝之见可用,恐有恶人害汝,遂不与汝言,汝知之否?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五节
唐代 · 慧能众得处分,退而递相谓曰:“我等众人,不须澄心用意作偈,将呈和尚。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六节
唐代 · 慧能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,不见自性。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七节
唐代 · 慧能复两日,有一童子,于碓坊过,唱诵其偈,慧能一闻,便知此偈未见本性,虽未蒙教授,早识大意,遂问童子曰:“诵者何偈?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八节
唐代 · 慧能次日,祖潜至碓坊,见能腰石舂米,语曰:“求道之人,为法忘躯,当如是乎!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九节
唐代 · 慧能慧能辞违祖已,发足南行,两月中间,至大庾岭,逐后数百人来,欲夺衣钵。
六祖坛经 · 行由 · 第十节
唐代 · 慧能慧能后至曹溪,又被恶人寻逐,乃于四会,避难猎人队中,凡经一十五载,时与猎人随宜说法。
六祖坛经 · 般若 · 第一节
唐代 · 慧能次日,韦使君请益。
六祖坛经 · 般若 · 第二节
唐代 · 慧能善知识,迷人口念,当念之时,有妄有非。
六祖坛经 · 般若 · 第三节
唐代 · 慧能善知识,智慧观照,内外明彻,识自本心。
六祖坛经 · 决疑 · 第一节
唐代 · 慧能一日,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,斋讫,刺史请师升座,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,问曰:“弟子闻和尚说法,实不可思议,今有少疑,愿大慈悲特为解说。
六祖坛经 · 决疑 · 第二节
唐代 · 慧能师言:“大众,世人自色身是城,眼耳鼻舌是门,外有五门,内有意门。
六祖坛经 · 定慧 · 第一节
唐代 · 慧能师示众云:“善知识,我此法门,以定慧为本,大众勿迷,言定慧别。
六祖坛经 · 坐禅 · 第一节
唐代 · 慧能师示众云:“此门坐禅,元不看心,亦不看净,亦不是不动。
六祖坛经 · 忏悔 · 第一节
唐代 · 慧能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,于是升座告众曰:“来,诸善知识,此事须从自性中起,于一切时,念念自净其心,自修其行,见自己法身,见自心佛,自度自戒,始得不假到此。
六祖坛经 · 忏悔 · 第二节
唐代 · 慧能“善知识,既忏悔已,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,各须用心正听: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,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,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,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。
六祖坛经 · 忏悔 · 第三节
唐代 · 慧能“何名圆满报身?
六祖坛经 · 机缘 · 第一节
唐代 · 慧能师自黄梅得法,回至韶州曹侯村,人无知者。
六祖坛经 · 机缘 · 第二节
唐代 · 慧能僧法达,洪州人,七岁出家,常诵《法华经》。
六祖坛经 · 机缘 · 第三节
唐代 · 慧能僧智通,寿州安丰人。
六祖坛经 · 机缘 · 第四节
唐代 · 慧能僧智常,信州贵溪人,髫年出家,志求见性,一日参礼。
六祖坛经 · 机缘 · 第五节
唐代 · 慧能僧志道,广州南海人也,请益曰:“学人自出家,览《涅槃经》十载有馀,未明大意,愿和尚垂诲。
六祖坛经 · 机缘 · 第六节
唐代 · 慧能行思禅师,生吉州安城刘氏,闻曹溪法席盛化,径来参礼。
六祖坛经 · 机缘 · 第七节
唐代 · 慧能永嘉玄觉禅师,温州戴氏子,少习经论,精天台止观法门,因看《维摩经》,发明心地。
六祖坛经 · 机缘 · 第八节
唐代 · 慧能禅者智隍,初参五祖,自谓已得正受,庵居长坐,积二十年。
六祖坛经 · 顿渐 · 第一节
唐代 · 慧能时祖师居曹溪宝林,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,于时两宗盛化,人皆称南能北秀,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,而学者莫知宗趣。
六祖坛经 · 顿渐 · 第二节
唐代 · 慧能僧志彻,江西人,本姓张,名行昌,少任侠。
六祖坛经 · 顿渐 · 第三节
唐代 · 慧能有一童子,名神会,襄阳高氏子,年十三,自玉泉来参礼。
六祖坛经 · 护法 · 第一节
唐代 · 慧能神龙元年上元日,则天中宗诏云:“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,万机之暇,每究一乘。
六祖坛经 · 付嘱 · 第一节
唐代 · 慧能师一日唤门人法海、志诚、法达、神会、智常、智通、志彻、志道、法珍、法如等,曰:“汝等不同馀人,吾灭度后,各为一方师,吾今教汝说法,不失本宗。
六祖坛经 · 付嘱 · 第二节
唐代 · 慧能“自性动用,共人言语,外于相离相,内于空离空。
六祖坛经 · 付嘱 · 第三节
唐代 · 慧能师于太极元年壬子,延和七月,命门人,往新州国恩寺建塔,仍令促工。
六祖坛经 · 付嘱 · 第四节
唐代 · 慧能大师七月八日,忽谓门人曰:“吾欲归新州,汝等速理舟楫。
六祖坛经 · 付嘱 · 第五节
唐代 · 慧能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,八月初三日,于国恩寺斋罢,谓诸徒众曰:“汝等各依位坐,吾与汝别。
六祖坛经 · 付嘱 · 第六节
唐代 · 慧能师入塔后,至开元十年,壬戌八月三日,夜半,忽闻塔中如拽铁索声,众僧惊起。